編采評業(yè)務
新華日報在2024全國兩會推出特別報道,聚焦江蘇落實“四個走在前”“四個新”重大任務,濃墨重彩全景呈現(xiàn)全省干部群眾“牢記囑托、感恩奮進、走在前列”的江蘇答卷。版面氣勢恢宏、形式新穎。編輯以開往春天的高鐵為主要創(chuàng)意元素組織版面,既有跨版“列車飛馳”的動感穿插,也有單個版如“車窗觀景”的娓娓道來,整個特刊作為一個整體,通過不拘一格的表現(xiàn)方...
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。正確的思想要用準確的語言才能表達出來?!吨芤住氛f,“鼓天下之動者存乎辭”?!抖Y記·表記》說,“情欲信,辭欲巧”。最早寫文章系統(tǒng)論述寫作理論的西晉著名文學家陸機在《文賦》里將“理”和“文”對舉,說“理扶質以立干,文垂條以結繁”。我們黨歷來重視語言藝術,毛澤東就是杰出的語言大師。他在講到“黨八股”在語言方面的表...
針對企業(yè)重點工作寫言論,有很多角度,單刀直入是一個方法,但直白平實,不太容易引起讀者注意。如中建五局結合“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”主題教育,開展“員工認真、領導較真”活動,如果言論開頭直截了當?shù)卣f“近期,中建五局正在開展‘員工認真、領導較真’的活動”,讀者肯定反感:“瞧,講道理的來了!”如果從身邊小事切入,就不失為一個討巧的好方法。寫《誰...
下午和某地方國企的宣傳負責人聊企業(yè)宣傳。她講了一個生活中很有意思的例子,來說明企業(yè)宣傳如何才能影響到目標人群。她說她住的小區(qū)有多個保安,但她只記住了其中一個。為什么會記住他呢?因為只要她進出大門,他都會熱情打招呼,如果她帶孩子,他還會和孩子打招呼。一來二去,彼此熟悉了,有時見面她也會主動打招呼。她發(fā)現(xiàn)小區(qū)其他很多住戶也和這個保安熟。她...
之前的采訪中,我都會和對方說,“這是我們的第一個問題、下一個問題是……”類似的話,但其實采訪和人們日常對話一樣,我們要把采訪問題的關鍵點記在腦子,以對話的狀態(tài)和對方進行溝通,而非提問。就像平常和朋友聊天一樣對采訪對象拋出問題,這樣對方會感受到比較舒適,回答的內容也更加完整、自然,不會因為這是一場采訪而感到嚴肅、不自然和尷尬。對比我自己...
筆者寫的《寫出“反?!笔钦!芬晃模ㄒ?月29日《老記說事》公號)刊發(fā)后,引起不少學員關注,并就如何寫好人物提出了一些問題。今天我們就此再進行一番研討。有學員說,怎樣把人物寫生動是經(jīng)常困擾我們的一個問題,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?這個問題提得好,但回答這個問題不是篇把文章就能清楚的事兒。筆者在這里先談一個的體會:要把人物寫生動,把握好“三寫...
天我們結合實例來探討一番。一、事雖不大,但一講故事就生動。光明日報3月16日刊登了一篇題為《屋里好暖和……》的小通訊,寫的是湖南省常德市石門縣壺瓶山供電所“電騾子共產(chǎn)黨員服務隊”隊員,為在大山里居住的關銀娥老人送給養(yǎng)的事兒。就事兒來說,不大。但其中有亮點:十多年間,供電所干部員工來來去去,但這一做法,卻一直堅持了下來。如何把這件事兒更...
讀者、網(wǎng)民紛紛給予肯定。河北日報組織編輯記者學習,并于3月22日在頭版轉載。這篇稿子可圈可點之處不少,其中就改稿來說,給人的啟示是很深刻的。下面我們圍繞如何改出好稿子的話題談論一番。一、好稿子是打磨出來的。最近這篇通訊的作者介紹了他們的寫稿做法和體會:記者深入采訪寫出了稿子,初稿1800多字發(fā)回人民日報地方部,編輯精煉到1500字。后...
和收獲。劉老師講課總能有些新的概括、形象的說法,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。為了全面了解這些內容,筆者最近對劉老師進行了一次電話采訪?,F(xiàn)將一些內容整理如下,與大家分享——一、都有哪些“形象概括”?問:劉老師好!大家對您在講課中的一些“形象概括”很感興趣,請您詳細介紹一下吧!答:這些“形象概括”,是為了讓大家聽得進、記得住,以便更好地把稿子寫好...
近事例來說說這事兒。一、述評“公園20分鐘理論”的3個角度最近關于“公園20分鐘理論”悄然興起,一些媒體紛紛予以述評。比如:中國青年報的題目是“去公園發(fā)呆”,介紹了不少年輕人逛公園的經(jīng)歷和體驗。文中的3個小標題有意思:找到面對生活的勇氣;每天用20分鐘“重建附近”;生活,慢一點但又怎樣呢?再如:光明日報的題目是“‘公園20分鐘效應’何...
不細致造成的。這個失誤使此處的前期校對工作成果頃刻間化為烏有。在實際工作中,因核紅不細導致的差錯種類還真不少,尤其是在科技類書稿中體現(xiàn)的可能更明顯一些,因為這類書稿圖表多,公式多,字母多,運算多,版式比較復雜,弄不好就會“牽一發(fā)而動全身”。如讓一個字母由正體改為斜體(反之亦然),應該是挺簡單的事兒,但由于改版者的失誤,自改動處之后產(chǎn)生...
2024年3月4日至11日,全國兩會在北京舉行。如何在兩會報道的“同臺競技”中出新出彩,在“同題作文”上與眾不同,是對主流媒體傳播力的一次大考。浙報集團圍繞總書記重要活動和講話精神,緊扣全國兩會熱門話題,對標浙江在全國大局中的定位,策劃推出一系列特色鮮明、形式新穎的原創(chuàng)報道產(chǎn)品,在全國舞臺上講好總書記故事、唱響經(jīng)濟光明論,展現(xiàn)代表委員...
2024年2月16日,OpenAI發(fā)布了其首個文生視頻模型Sora。這一突破性模型的發(fā)布在行業(yè)內引起了轟動,重新定義了當前AI文生視頻技術的極限,徹底顛覆了生成式AI在視頻領域的全球市場格局。Sora不僅僅是一個技術突破,更是對人類敘事方式的一次深刻挑戰(zhàn),預示著內容生產(chǎn)領域未來的無限可能,也讓我們對通用人工智能(AGI)的進步更加期待...
媒體生態(tài)的發(fā)展,從來都是伴隨媒體技術的不斷迭代。漢代的新聞媒介“邸報”受時代和技術限制,只能人抄馬送。到了宋代活字印刷出現(xiàn)后,面對大眾的“小報”開始盛行。工業(yè)印刷技術造就紙媒的黃金時代,無線電的發(fā)展帶來了廣播、電視。媒體內容形態(tài)的發(fā)展史,其實就是一部人類科學技術的進步史。從這個角度來說,媒體融合轉型并不是一個“主動求變”的過程,而是客...
地方媒體講好中國故事有獨特的優(yōu)勢。地方是中國智慧的生長地、中國方案的實踐地,地方媒體有條件講好這些沾泥土、帶露珠、冒熱氣的中國故事。新形勢下,地方媒體做好國際傳播工作,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需要創(chuàng)新,必須兼顧傳播的“道”和“術”,注重“講什么”和“怎么講”有效結合。1創(chuàng)新傳播語態(tài),提升中國話語感召力1.立足本地化優(yōu)勢,堅持“聚特色”與“...
版面和屏端都是做好重大新聞報道不可或缺的平臺,給足版面、優(yōu)化屏端,集中優(yōu)勢資源,彰顯媒體的傳播集合效應,是報社(集團)的重要做法。黨的二十大是全黨全國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。江西日報集合“報刊網(wǎng)端微云屏”全媒體矩陣和骨干力量,大規(guī)模運用人工智能等先進科技,推出一大批融合文字圖片、短視頻、數(shù)據(jù)新聞、地圖新聞、AI主播視頻、VR、A...
信息爆炸時代,寫稿子似乎更容易了,上上網(wǎng)、打打電話也能寫出一篇像模像樣的新聞稿。鉆得不深、寫得太淺、提升不快,成為一些年輕新聞人的痛點。記者是站在社會發(fā)展前沿、記錄時代變遷、傳遞群眾心聲的瞭望者。在媒體融合進程中,受眾對好內容的需求沒有變,而真正的新聞需要記者親臨現(xiàn)場、見人見事才能挖掘到。近年來,都市快報在深化融媒體改革中,以制度建設...
全媒體時代,受眾的閱讀方式和習慣發(fā)生了很大變化,獲取信息越來越便捷,隨之而來的是信息的碎片化、表面化。因此,全方位、多視角、立體化的深度報道價值更加凸顯,深度報道也迎來了難得的機遇。只有做深、專、精的“慢新聞”才能使傳統(tǒng)媒體的專業(yè)性、獨特性優(yōu)勢得以發(fā)揮。湖州市新聞傳媒中心從增強媒體核心競爭力的角度出發(fā),特別成立深度報道部,通過培養(yǎng)、選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