電子報
電子報

報刊評論

”油條”與“頭條“

大公司“今日頭條”起訴小公司“今日油條”,一時引起熱議。有人連聲稱贊“今日油條”蹭熱度“傍大牌”的機智行為。有人為“今日頭條”連連發(fā)聲:侵權就是侵權。起訴面對合法權利被侵犯,緊握法理,高舉維權大旗,方為正舉!“今日頭條太沒氣度了,竟然跟一個賣油條的一般見識”,當大小企業(yè)發(fā)生利益沖突,強弱分明,輿論兩方傾斜。只是,這種論調模糊了法與情、...

寧波教育學院報 2020-11-19 3052
垃圾分類“入腦入心”,尚需久久為功

垃圾分類“入腦入心”,尚需久久為功

(設計/2019級動畫專業(yè)鄧嘉男)“我要準備四個垃圾桶嗎?”“垃圾要怎么分?”“未按規(guī)定扔垃圾一次要罰200元?”“為什么一定要垃圾分類?”……距離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的發(fā)布已有半年的時間,但許多人對于這些問題依然沒有清晰的認識。今天,我...

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-11-12 3182

關注“掃碼難”困境,等等緩步的人

近期,一則“無錫火車站為無法出示健康碼的旅客開辟專門服務通道”的新聞引發(fā)網友熱議并收獲廣泛好評。究其原因,是火車站的工作人員關注到了步履匆匆的旅客背后的需求:在這個萬物可被數(shù)字化的互聯(lián)網社會,還有一群默默“被掉隊”的人。技術的飛速發(fā)展使得互聯(lián)網已經變成了當今社會的一種基礎設施,我們的衣食住行均大規(guī)模轉向線上。這不僅帶來了社會生產效率的...

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-11-12 2920

央視選秀:一次提高行業(yè)門檻和貼近年輕觀眾的嘗試

近日,央視自制選秀類節(jié)目《上線吧!華彩少年》選手選拔開始,其中更引人注目的是,央視將選秀的第一道關卡設為文化類筆試考察。此舉一出,網上熱議紛紛。有人說這場筆試實在是多此一舉,畢竟“術業(yè)有專攻”,文化課素質和舞臺表現(xiàn)力、唱功等藝人素質并無關系。然而,依筆者看來,藝人并非不需要基本的文化素質,央視此舉在貼近年輕觀眾的同時,也充分發(fā)揮了主流...

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-11-12 2191

樹立厲行節(jié)約、反對浪費的校園新風尚

勤儉節(jié)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(tǒng)美德,深深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血脈中,成為激勵人們崇尚節(jié)約、反對浪費的重要道德力量。然而,在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下,社會上一度彌漫著一股奢靡之風、攀比之氣,大操大辦、大吃大喝,造成了極大的浪費,特別是“舌尖上的浪費”更是觸目驚心。習近平總書記就此多次作出指示、批示,要求狠剎浪費之風,大力弘揚中華民族勤儉節(jié)約的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...

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-11-12 2531

不做“負”翁理性對待雙十一

又到了雙十一購物狂歡節(jié),“天貓雙十一滿300減40”“淘寶雙十一隱藏券特賣”“唯品會雙十一特賣”……據了解,雙十一購物狂歡節(jié)源于淘寶商城(天貓)2009年11月11日舉辦的網絡促銷活動,盡管當年參與的商家數(shù)量和促銷力度有限,但營業(yè)額遠超預想的效果,于是每年的11月11日成為天貓舉辦大規(guī)模促銷活動的固定日期。雙十一已成為中國電子商務行業(yè)...

貴州師范大學報 2020-11-12 2225

從狂熱到冷靜:雙11的第12年

庚子年,10月20日。疫情的沉寂悄悄褪去,熒熒閃爍的屏幕后正有七千萬人蹲守在雙十一的預售直播間。主播馬不停蹄地展示一件接一件的商品,而當左下角的鏈接彈出的瞬間,屏幕前無數(shù)雙手便一擁而上,仿佛商品的標價僅僅是一串簡單的數(shù)字,搶到,就得到了實惠。這是雙十一購物狂歡節(jié)的第12個年頭。走過一個輪回,它的意義已經超越了一個購物商城的折扣活動,成...

轉發(fā)錦鯉,也別忘了腳踏實地

錦鯉,原本指的是壽命長、花色漂亮的觀賞魚類。中國俗語中的“鯉魚躍龍門”也用以表達積極向上的寓意。近年來,在網絡推動下,“錦鯉”逐漸引申出了新的含義——指一切代表好運的事物。網友們除了在社交平臺通過轉發(fā)“錦鯉”圖片進行日常祈愿之外,一些星途順暢的明星偶像更是成為了“人形錦鯉”,成了“好運”的象征,受到網友們的追捧。面對“錦鯉”轉發(fā)熱潮,...

福州大學報 2020-11-05 318

如何才能樂觀?

“如何才能樂觀”這樣帶有哲學意味、心理元素、生活經驗的內心叩問,往往是在我們落入暫時的挫敗、失意、憂慮、孤獨、無奈等感受的時候,才更容易浮現(xiàn)出來的命題。大家都說生活不是一帆風順的,大家也都說樂觀積極的心態(tài)很重要,那么,我們要如何在人生風浪的沖擊中保持樂觀呢?樂觀是天生的嗎?若要從心理學專業(yè)的角度探討“樂觀”,一定繞不開被譽為“積極心理...

反轉新聞下的“保留態(tài)度”綁架了誰

2020年9月17日,高管鮑毓明性侵養(yǎng)女案判決水落石出,“現(xiàn)有證據不能證實其行為構成性侵犯罪”,打破了許多人對鮑毓明有罪的認知。與此同時“未知全貌,不予置評”,作為被用來評述“反轉新聞”的一句話也為公眾所熟知。它所提倡的“保留態(tài)度”,是對社會公信力的重塑,還是對公眾話語權利隱形的“綁架”?“未知全貌,不予置評”可以成為律己的原則。隨著...

青年人大 2020-11-05 440

淺析《放牛班的春天》和《老師好》下的教育對比

《放牛班的春天》這部2004年上映的法國音樂電影,是電影史上教育題材的經典之作。故事發(fā)生在一所被稱為“池塘之底”的學校,相對學校來說,這里實則更像是一個問題少年聚集中心。這里的學生,他們是外界眼中的壞學生,抽煙,盜竊,惡作劇是他們日常的行為。正如學校的名稱一樣,這里是被所有人遺棄的角落,他們只能待在池塘深處,看不到未來看不到天空。沒有...

貴州作家報 2020-10-29 2562

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,別讓溫情變成一種綁架

近日,曬一曬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席卷了許多人的朋友圈。誠然,在天氣轉涼的秋天里,手捧一杯有情人送的熱奶茶顯得格外暖心。將這種溫暖分享到社交平臺上,也是一種另類的“曬幸?!?。這么看起來,“秋天的第一杯奶茶”似乎是件溝通情感的溫暖之事,但你有沒有過一絲的遲疑,為什么表達感情的介質從情侶間的一個擁抱、親朋間的一封信變成了奶茶這種商品?當你拿...

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-10-15 2491

揠苗助長不可取,健康成長方為貴

近日,《一站到底》里的十二歲選手何宜德頂著“神童”的光環(huán)走入了公眾的視野,其“光鮮亮麗”的履歷足以讓正常的大人都自慚形穢:一歲徒步暴走、五歲開飛機,甚至是八歲考入南京大學。孩子發(fā)言時成熟的談吐、大方的臺風也讓人嘆為觀止。然而,很快就有人對他的經歷提出了質疑:羅布泊作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域是否能輕松翻越?六歲孩童的自傳內容是否有閱讀意義?...

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-10-15 2211

時代精神是影視創(chuàng)作的永恒動力

從漫長的人類藝術發(fā)展來看,任何藝術都不可能脫離其所處的時代背景和社會環(huán)境??梢哉f,時代精神是藝術創(chuàng)作如影隨形的基因序列和永恒動力。在新時代的文化藝術領域,影視藝術是傳播力最強、影響力最廣、關注度最高的藝術品類。影視藝術作為書寫歷史、觀照現(xiàn)實、暢想未來的文化陣地,作為培根鑄魂的重要手段,理應繪就屬于新時代的精神圖譜與夢想之光。然而,在影...

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-10-15 2316

避免負能量玩梗的漩渦

以一種輕松隨意、漫不經心卻又接地氣的語態(tài)來借鑒、引用“網絡流行語”,成為中國網絡新世代的表達自我、解讀文化的一種新常態(tài)?!爸星嘈C健痹谌珖?000名高校大學生展開的調查顯示:72.48%的被調查者愿意主動“玩梗”,超過90%的被調查者可以接上超過4句網絡流行語。造“?!?、玩“梗”、轉發(fā)“?!币惨殉蔀橹袊ヂ?lián)網中最活躍的文化行為之一。...

中國傳媒大學報 2020-10-15 2003

“封?!痹鈱W生“喊樓”疫情之下學校如何做好管理?

近期,多所中學發(fā)生“學校保安扔掉學生外賣”、大學發(fā)生“封?!痹鈱W生“喊樓”的事件,相關情況通過網絡傳播,引起社會廣泛關注。對此,光明網銳評:特殊時期更應聽取學生訴求。事件回顧山東一中職、安徽一中學:學生外賣被扔進垃圾桶9月20日17時左右,有快遞員將該校8名學生點的外賣送到學校門崗。由于學校規(guī)定外賣食品不得進入校園,18時許,該校保安...

咸陽職院 2020-10-10 1968

莫被表面迷惑莫讓偏見滋長

在成長的過程中,有很多新鮮的事物會隨之而來,身邊的人也在悄無聲息地在更替著。在面對這些新事物的時候,我們認知境界也會在不知不覺中改變。但很多時候我們都停留在第一種境界———“不知道自己不知道”,而我們的內心滋生了偏見。在不了解的他人具體情況下不妄加評論、不隨波逐流改變自身的態(tài)度。在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一個陌生的人進入你生活、學習、工作...

文理兼修是正道

教育現(xiàn)狀及其發(fā)展趨向,國運攸關,民心相系,亦你我深情所牽。至今戰(zhàn)猶酣的中美貿易摩擦,說到底,就是教育之拼、之戰(zhàn),遂激起吾輩對教育之思、之呼,壞事正在變成好事。日前欣然收讀沅江教壇宿將湘昆老師詩聯(lián)選粹《蝕痕》,此乃理科老師推出的文科新著,即給人以啟示:文理兼修是正道。從孔子創(chuàng)辦私塾伊始,我國教育走向就游離于文、理之間,經歷了重文輕理、重...

益陽城市報 2020-10-10 2127

評價他人的專業(yè)選擇正確與否,真的沒有必要

湖南女孩鐘芳蓉以高考文科676分的亮眼成績,報考了在很多人眼中看來頗為“冷門”,還“沒有‘錢’途”的北京大學考古專業(yè)。該事件也進入了公眾視野,在微博評論下,除了鼓勵與支持的聲音外,也有一些“好心”的網友,留下了諸如“以后買不起房別怪當初咱們沒提醒你。”等的評論。一切仿佛皆因她有著“特殊的身份”,卻偏偏選擇了考古學這種低收入高難度的專業(yè)...

深圳大學報 2020-09-24 2057

二十歲的你請停止“網抑云”

近日,“網抑云”一詞在網絡上頻頻出現(xiàn),引發(fā)熱議?!熬W抑云”由音樂平臺名“網易云”演變而來,平臺內熱門評論大多文藝傷感,越來越多年輕人將該音樂平臺視為發(fā)泄負面情緒的情感寄托地。競爭日益激烈的時代,年輕人確實承受著更大的壓力,難以排解的負面情緒隨之出現(xiàn)。學業(yè)、事業(yè)上的挫折,糟糕的人際關系,理想與現(xiàn)實的距離……生活的不如意使年輕人陷入情緒旋...

山東理工大學報 2020-09-24 1742